【参考文字】
溧水古粮仓——仓口 仓口,这个临近石臼湖的小村,古称梅梁渡,旧县志称“西南青墅、仓口为石臼湖入口要隘”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在明代,这里曾建有溧水县的漕运仓,每年农民上交的皇粮要集中到这里,然后运到京城。明万历《溧水县志》卷之二:“便民新仓,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梅梁渡。隆庆间知县贺一桂建。旧名永丰仓,在高淳县水阳镇,盖未析高淳时兑运处也。贺令以邑民秦仁所称不便闻于上,移建今所。邑民至今德之。
仓口,顾名思义,因三面临水,是明代漕运的重要关口。明代以前,仓口名为梅梁村,又名梅梁渡。那时高淳、溧水为一县之制,统称溧水县。县里粮仓设在离县城二百余里的安徽水阳镇,名曰永丰仓。由于路途遥远,漕运困难,征缴不便,官府决定将其迁至县南三十华里的梅梁村。明隆庆丁卯年开工建仓,至戊辰年七月竣工迁移,后称之为便民仓。从此,梅梁村便改名为仓口。
《高松文献馆》在城市变迁中打捞不该沉没的人类余温!
感谢【高山流水(中国城市记忆)文化保护基金】长期对民间民俗文化记录传承的支持!
我们身边流过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!
拯救城市记忆行动解读: 城市如同一个手掌!布满了大街小巷的掌纹! 拯救城市记忆行动就是穿行其间,寻找那条城市历史的生命线!
《中国城市记忆工作室》是用行动为笔、时间为纸、 不间断记录这个城市变迁的过程、 留取城市在时光中的片段、 剪辑记忆在生活中的足迹。 珍重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给我们的开悟与抚慰。 爱这个城市!让我们行动吧! 高山流水之父:高松
|